01
黛玉和宝钗是《红楼梦》的两大女主,曹雪芹把这两个性格差别很大的女孩子都写活了。
在创作上,这二人都是曹公用情用心用血用泪精心描画的,成功之处,不分伯仲,可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品味对这两个文学人物各喜欢各的,并时时争论。在清朝,还发生过听书人在台下因为争吵钗好还是黛好而打架的事儿。
不喜欢宝钗的人主要说她两件事做的不好,一个是在滴翠亭撒谎陷害黛玉,另一个是在黛玉病重时参与调包计嫁给宝玉,黛玉因此气绝。
因为后四十回非曹雪芹所作,它既水平不够,又违背曹雪芹的思想,所以,那里面就是再精彩的情节,我一般都不讨论它,哪怕是白先勇极赞的调包计桥段,亦是如此。在这里,我只说说滴翠亭里的事。
02
事情发生在第27回。
芒种时节,众姐妹祭花神,黛玉未至,宝钗说我去找。可刚走一半的路,她就远远地看见宝玉进潇湘馆去找黛玉了,她只好返回。
路上,她看见一对玉蝶,平时稳重大方的宝钗难得地展现一下少女的天性,她高兴地扑蝶玩儿。不想在滴翠亭偶然听到了小红和坠儿在说小红与贾芸借帕传情事,宝钗避之不及,见小红推窗探看,她就假意说是在找黛玉,小红惊地征住,宝钗又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她走了,可小红却被吓得不轻。
03
这事儿,台湾的欧丽娟认为黛玉是贾母宠爱的又非贾府的人,所以拿她挡一下也没什么,小红等人断不敢对黛玉怎么样的。并说由于黛玉身份特殊,贾府中人时时拿她挡箭,对此,她还举了两个例子加以印证。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第58回。
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钱祭奠死去的菂官。不想被一个婆子发现了,她先叫人去凤姐处告状,然后,自己要带上藕官去凤姐那里。
婆子拉扯藕官,正好被路过的宝玉看到了。他连忙借黛玉来替藕官辩护,说藕官是受黛玉之命来烧这些东西的。
婆子不敢说黛玉什么,这事儿就过去了。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第46回。
邢夫人为了替丈夫贾赦讨鸳鸯做妾,找来鸳鸯的嫂子去说服她。没想到鸳鸯的嫂子到大观园找她时,不但被鸳鸯抢白了一顿,还被当时也在场的袭人和平儿说了几句。
鸳鸯的嫂子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邢夫人,当时和邢夫人在一起的王熙凤一听说这个情况,就有些着急。为什么呢?因为邢夫人虽不是贾琏的生母,但还算自己的婆婆,且是贾府地位高于王夫人的人,在面子上是不能折的,别人折了邢夫人的面子,也就罢了,偏偏平儿是自己的人,这个事儿传出去不好听。于是,凤姐便命人把平儿找回来,意思是要责问平儿,给邢夫人一个交待。
凤姐的丫头丰儿知道凤姐这只是嘴上说说,她连忙上前说道,黛玉打发人请了平儿去她那边帮忙,凤姐听了,明知这是假话,却还故意说黛玉天天找平儿,不知有什么事。
其实黛玉根本没找平儿,王熙凤不过是用她来做挡箭牌,好堵住邢夫人和鸳鸯那个势利眼嫂子的嘴。
04
我不同意欧丽绢的观点,表面上看,这三件事极为相似,但我认为欧丽绢举这两个例子并不能给宝钗开脱,因为,小红能把黛玉怎么样是一回事,宝钗用黛玉挡箭是另外一回事,就算小红不敢指责黛玉什么,也确实对黛玉影响不好。
还有一点,宝钗对小红说黛玉刚才就在亭外,无论其主观上是什么意思,客观上却给了小红一个暗示:黛玉完全有可能听见她们的话,并溜之大吉,也就是说黛玉是在暗处做了暗事。我们知道。黛玉是有一些刻薄的,但她从未做过暗事,也未说过暗话,就算是笑话刘姥姥,那也是明对着众人说的。宝玉和凤姐拿黛玉来挡箭的事也都在明处,这两件事就算是黛玉干的,那也是不怕人知的明人明事。这与说她在亭外偷听人家说话有本质不同。
实际上,宝钗当时完全可以说只看见一个人影在那里一闪而过,而不必言及黛玉的名字,但她就这么说了,让人不能不怀疑她的动机。
所以,宝钗在滴翠亭事件中的确表现的不好,这也是这位大美女的一个陋处,印现出她心里自私的一面。
可是,正如蒙田在《随笔录》里说的那样,无一缺点的美女是不存在的。总体而言,宝钗还是一个好姑娘,她虽生于富贵之家,却不尚奢华,衣饰简朴。她也从不恃强欺人,而且还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脱困。她虽中意宝玉,但当她知道宝玉心属黛玉后,就主动退出,并真心与黛玉交好,体现出她的大方和温暖。
有人可能是宫斗戏看多了,总认为宝钗的行为细思极恐,先说她认黛玉为妹妹是别有用心,又说她让仆人送给黛玉的燕窝里面有毒,还说她一路扑的那两只"玉"蝶就是象征着宝玉和黛玉,她就是想扑散这二人的姻缘,这实在是过份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