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这个词,在《汉书》中屡见不鲜。依据现在学术界的普遍看法,和亲是“汉族封建朝廷与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如汉和匈奴、西域的和亲,唐与吐蕃的和亲。在客观上起了促进民族间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然而,和亲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和文帝刘恒在位期间,数次和亲,匈奴却依旧频繁进攻中原王朝?
在我看来,和亲之举的效果,应该在当时的具体社会背景和敌我实力强弱情况下,加以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和亲都有效,和亲是一剂药,但是不一定对每一个时期的民族友好都能起到作用。
为什么汉初的和亲并没有起到安定边疆的作用?在我看来,是“敌强我弱,城下之盟”情状下的一种无奈之举——打不过,只能靠女人来交换。(写下“交换”这个词的时候,作为女性的我,心疼了一下)
秦朝末年,楚汉战争,逐鹿中原。西汉初建,国力空虚的情况下,内部需要休养生息。然而国忧外患,虎视眈眈的匈奴大军进攻汉朝之地。高祖六年,匈奴大举进攻马邑,守将韩王信投降,匈奴继续引兵南下,兵指晋阳。高祖御驾亲征,却中了匈奴冒顿单于的诱敌之计,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无奈之下,陈平去见冒顿单于稚气,说是汉朝已经准备好了绝色美女,准备进献给单于,换取匈奴撤兵。当然,这是陈平利用了冒顿妻子的嫉妒心里,使得高祖脱险。
然而,这却从侧面体现了一点:当时的刘邦团队,已经没有实力再打了,只能靠一个绝色女子作为交换。这为后来的“和亲”埋下了伏笔。
正是在“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苦北边,上患之”的背景下,娄敬才建议和亲——以嫡长公主嫁给单于,每年赠送大量财物,以保边界安宁。这实质上就是以皇帝的嫡亲女儿为人质,保证每年有大量的财务流向匈奴。于匈奴而言,除了财色,还可以奠定自己在汉朝和其他诸国中的政治地位,何乐而不为?
当然,最后嫁的不是真正的“长公主”,然而这种举措,是汉朝在“敌强我弱”下的权宜之计,颇具屈辱感。
然而这次和亲的效果却不理想,虽然匈奴与汉“约为昆弟”,稍有收敛之举,但是依然支持陈豨、卢绾等人的叛乱,让汉朝边境不得安宁。
以女子和财物作为交换的条件,在敌强我弱的政治势力下,真的有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祖去世后,惠帝继位,掌权的是吕后。此时距离嫡长公主的和亲不过三年而已,然而匈奴却露出了原本的嘴脸,公然调戏吕后。接下来,又是一次和亲之举。然而依旧收效甚微——连续三年内,汉发兵北地,匈奴寇敌道,攻河阳,略二千余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文帝再次与匈奴和亲。
《汉书》原文文本如下
六月,代王参薨。匈奴和亲。诏曰:“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其内志,以重吾不德。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彻(辙)于道,以谕朕志于单于。今单于反(返)古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以定,始于今年。
可见,这又是一次无奈的和亲之举。
汉初的三次和亲,只是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中原王朝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用名义上的“嫡公主”和大量财物,取得了短暂喘息的机会,或者是稍减被侵扰的频率。然而这种举动,却加强了边境诸国以武力相威胁的程度与频率,扬汤止沸而已。
遣妾一身安社稷,若能不知何处用将军,那这种牺牲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采纳,只是依旧频频用兵。此时,笔者不由得为那些女子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