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头记》共出现480多位女性人物,占据了全部人物数量的三分之二。
本文考察《石头记》众多少年女性人物,发现主要人物实际原型大多数是男性,而且是中老年人。凡是认为《石头记》写了众多少年女性人物的读者和研究者,都上了狡猾的作者“真事隐去”的当。
《石头记》主要人物是少男少女还是老年男人?
所有掉进大坑里面的人,都没有好好看作者和脂砚斋一再提醒你们的“真事隐去”。完全按照字面描写去理解、解读《石头记》,必然掉进作者“真事隐去”的大坑里。
《石头记》里面的主要人物,看表面都是少男少女,女性特别多,十二金钗,十二官,很多丫鬟,这些人全部都是女性。
但是,《石头记》一开始就提醒读者,“真事隐去”。所以,《石头记》的主要人物到底是不是少男少女,女性为主,需要仔细考察。
《石头记》女性群体
《石头记》的女性人物众多,而且大多数能写诗。
这个在历史上非常少见,找不到对应的人物原型。
《石头记》的女诗人群体
《石头记》的女诗人,经常结诗社。
《石头记》的女诗人的写作水平,在明末清初全国属于一流水平,不低于二流水平。
《石头记》的女诗人居住的地方,是在都城金陵,大城市。从生活描写可以看出,不是极端落后、蛮荒、偏僻的地区。
中国历史的记载
中国历史特别注重对于文学能力的记载,每一个人,如果有文学能力,会写诗,一定会记载下来。正史、地方志、笔记野史、文人文集都会留下记录。
中国古代的诗,有交际功能,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会写诗的人,一般都和别的诗人倡酬往来。即便诗人自己的诗集不能流传下来。唱酬对象也会记录下来,至少留下诗歌的题目。
中国古代诗歌的结集有几种方式。
诗人个人的结集。比如《李白诗全集》、《杜甫诗全集》。
诗社的合集。比如《西昆酬唱集》。
唱酬对象的记录,比如某个诗人的个人专集,在自己的诗歌原作之后会附录别人唱酬的作品。
区域性的文学结集。比如徐熥的《晋安风雅》,选录了明末福建福州诗人的诗作。
流派选集。比如《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体裁选集。比如只收入律诗的《瀛奎律髓》。
朝代总集。比如《全唐诗》。
跨代总集。比如《全上古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
性别总集。比如钟惺编选的专门收入历代女诗人作品的《名媛诗归》。
所以,在中国古代,如果会写诗,不管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流传面宽窄,几乎不可能不留下记录。
《石头记》女诗人群体没有现实原型
中国古代,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压制。认识字的不多,会写诗的就更少。所以,女诗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因此也特别受到珍视,必定会记录下来。如果《石头记》女诗人群体是真的,一定会有记录。如果没有记录,找不到现实原型,那么这些所谓的女诗人一定是假的。
在明末清初,乃至整个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都找不到《石头记》这样大规模、高水平的女诗人群体。
有理由认为,《石头记》的这些会写诗的女性的性别都是假的,可能全部都是男性。
这些人居住的地方可能也不是都城金陵,但是也不是很偏僻的地方,也是大城市,靠近文化中心,可能是次中心。明末清初,文化中心是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次中心是福建福州、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等地。再结合《石头记》提到鲜荔,气候温暖,福建福州的嫌疑就很大了。这个在《石头记》地理部分有专门考证。
《石头记》的女诗人,推崇唐诗。明朝推崇唐诗。清朝推崇宋诗,有宋诗派、同光体。明朝的福建福州诗人有一个晋安诗派,是极端推崇唐诗的,他们的诗歌理论、诗学观点和《石头记》的女诗人很接近。
明末福建福州的晋安诗派的主要成员,正好就是徐兴公作者说主张的秦可儿、贾珠、绛珠原型徐熥,《石头记》作者、贾宝玉原型徐兴公,贾母原型曹学佺,薛宝钗原型谢肇淛这些人。
徐兴公作者说,考证得出结论,《石头记》主要人物之中,除了脂砚斋、龄官原型名妓林雪,鸳鸯原型名妓董小双之外。十二金钗、十二官,全部都是男的。这个结论非常合乎情理。
《石头记》的性别错位现象
很多研究者注意到《石头记》存在着严重的性别错位现象。
李梦圆《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认为:《石头记》中的女性人物“具有传统要求男性具有的君子之风、丈夫气概,背离传统对女性卑弱低贱的性别定位。”
林黛玉具有男性化特征。有学者发现她“竟与叱咤风云的武人郑成功有密切关系”(张铄),甚至有人惊呼“黛玉若是男子,必是左宗棠”(实斋)。
林黛玉经济独立,是才子风流的诗魔:拥有非凡的自信,傲人的风骨,争胜的气性,压人的胆魄,与传统对女性“自命卑弱”“甘居人下”的定位格格不入。率性任情的隐士:性格率真,讲话直来直去,有一些狂傲。刚烈不屈真勇士,这些都是男性化特征。和原型林宠完全吻合。林宠字异卿,号墨农、阆仙,死于甲午年,就是畸笏叟。
薛宝钗具有男性化特征。是博学多识的通儒:知识渊博、无书不知。风度翩翩的真君子:从来不爱女性化妆品,花儿粉儿。不住闺房、而居“陋室”。并且表现出男性化的君子风度。和原型谢肇淛完全吻合。
贾探春具有男性化特征。《石头记》第五十五回,贾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高旷朴直墨生香:具有非常高雅的品味和情趣。廉明毫察眼界新:不服人管,背离传统对女性温柔顺从的性别定位。具有强烈的自尊自爱之心,背离传统对女性地位极其卑下,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的性别定位。不甘人下抱负高:具有传统希冀男性具有的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远大抱负。探春以典雅之姿、治平之才、雄奇之志,达到了雅士、谋士、勇士的结合。和原型邵捷春完全吻合。
史湘云具有男性化特征。“性格男性化”(王意如),具有“须眉气象”(蔡义江),具有英朗之气、豪侠之气、刚直之气。
《石头记》中描写湘云女扮男装之处颇多。
豪迈。冯家眚评其为“豪迈不羁”,李少和言其是“嵇康、李白式的‘豪放’”。
史湘云毫不符合传统对女性“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的要求。
史湘云英气夺人、爽朗豪迈、刚直义气。和原型张燮完全一致。
王熙凤所具有的男性化特征是有目共睹、非常明显的。
王熙凤外号凤哥,凤是雄性,哥也是雄性。
王熙凤从小在家族中充当男孩教养,与男孩为伍,而且还与西洋的东西接触十分密切,其生长的环境具有开放性。
王熙凤性格狠毒,可比曹操。
王熙凤在行为上好似男性,表现在其要强、独占、如野夫、市侩,爆粗口、耍贫嘴;似手握重权的贪官,收取贿赂;如领袖人物,治平有术等诸方面。
马旭称其为“男性化的美女”、“在生理上是正常的女性,但在心理上颇为男性化了”。
俞平伯言其“不仅可以比并男子,且可能胜过男子”。
马克梦说其是“《石头记》里性别错位的女人中最泼悍的一个”。
王富鹏称王熙凤的“性格整体显然背离了所谓‘女性原则’和社会所希冀的女性特征”,而她“性格中的男性特征也即其阳性特质是比较突出的”。
王熙凤可谓是《石头记》中最“爷儿们”的。和原型陈一元完全一致。
《石头记》其他具有男性化特征的人物还有“耶律雄奴”芳官、“韦大英”葵官、豆官、妙玉、贾母、李纨、香菱、薛宝琴、邢岫烟、贾惜春、紫鹃、平儿、秦可儿、赵姨娘、马道婆、王夫人、花袭人、晴雯、智能儿、金钏、彩云、尤三姐、刘姥姥、小红、绣橘、侍书。芳官、葵官、豆官,都曾经扮成男子。
《石头记》中的这些女性人物大量体现出男性化特征,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原型本来就是男的,只不过为了“真事隐去”,才被作者改成女性的外形,内在的男性特征是改不了的。
《石头记》人物的年龄混乱
《石头记》人物的年龄混乱,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
《石头记》对于时间的表达非常混乱。对于时间的叙述并不是实录。
通观《石头记》前80回,时间跨越了17年,叙述的故事也主要发生在少男少女们6、7岁至16、17岁的时间段里,但书中主要人物除贾宝玉的心理年龄忽大忽小外,其余如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花袭人、平儿等的心理年龄从头到尾没有多大的变化,大约总在15岁左右。
贾宝玉的年龄忽大忽小。根据推算,第三回宝玉出场时应为7岁,但文中直叙他是一位“青年公子”;第六回,就与袭人有云雨之事(其时只有8岁);第五回,秦可卿向宝玉介绍其弟秦钟时说:其弟“和宝二叔同年”,但到了第八回,作者介绍秦邦家事时,实写秦钟“今年十二岁”,根据推算,此时宝玉仅8岁。
第三回,林黛玉入贾府时6岁。第三十九回,林黛玉应为13岁,可其自称15岁。
《石头记》第三十三回,王夫人自称是“五十岁的人了”。按照这个年龄推算,到贾元春死时,王夫人也就是五十四、五岁,只比贾元春大十一、二岁,而贾元春又是第二胎,这怎么可能呢?
贾元春,有两个说法,比贾宝玉大一岁,大十岁。
史湘云,称林黛玉林姐姐,又称林黛玉林妹妹。
晴雯的实际年龄是十八岁,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却说晴雯死的时候十六岁。
花袭人,在书中的年龄是十几岁。花袭人十年前又曾经侍候过史湘云,那时候花袭人只有几岁。这是不可能的。
花袭人又回忆十年前和史湘云的事情,也说明十年前两人已经是成年人。
薛蟠。11岁的薛蟠就与人(19岁的冯渊)争妾;11岁便“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11岁便被定论“老大无成”;11岁便为皇商,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亲自入部销算旧账;第九回顽童闹书房时,12岁的薛蟠便动了“龙阳”之兴,16岁的贾蔷称他为“老薛”,薛蟠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没小过。
薛宝钗。薛宝钗上京是为了“待选”,其时只有九岁。看看被选人宫中作女史的贾元春,入宫时约为20岁。康熙、雍正选秀女都是13岁以上,薛宝钗在这个年龄“待选”,年龄似乎太小点。
贾兰、贾环、惜春、巧姐、板儿、雪雁总长不大。
《石头记》里面的几个奶妈的年龄又偏老偏大,又老又糊涂又讨厌。
《石头记》的人物年龄问题,总结出几条规律。
第一,《石头记》的人物年龄是有诈的,大部分是虚写。
第二,《石头记》的人物年龄,作者根据情节需要随时更改,任意安排。
第三,有众多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作者故意压低了主要人物的年龄。
《石头记》作者年龄
《石头记》序言,作者说自己懊悔当年没有听父兄教谕。这个起码应该是中年人的口气。
综合《石头记》版本流传的情况,和脂砚斋的批语透露的信息。《石头记》写的是很久之前的事情,是老年作者对青年时代的回忆,而且书中人物原型实际年龄是中年人,书中描写为少年人。作者在壬午年死去之后,又过了很多年,《石头记》才开始问世流传。又过了很多年,有人补做了后四十回,成为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
脂砚斋批语揭示,怀念兄弟之情是写作《石头记》的最初意图和主题。
脂砚斋:“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戚,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
鹡鸰之悲、棠棣之戚,都是讲兄弟之情。《石头记》又是闺阁庭帏之传。
实际上,脂砚斋已经明明白地告诉你了,《石头记》字面写的是闺阁女子的传记,实际上怀念的是兄弟,是男人。
《石头记》序言,只说:“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根本没有提到兄弟。这就是故意将“真事隐去”。
《石头记》的作者有一兄一弟,都比他早死。
《石头记》的作者是自然死亡,他的兄弟可能也是自然死亡,不是早夭。弟弟棠村还写过《风月宝鉴》的序言。
假定作者的兄弟死的时候至少四十岁,那么作者开始写作《石头记》的时候至少四十五岁,写十年之后死去,死的时候至少五十五岁。说明乾隆曹学的时间表完全不成立。
人生到中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最多。《石头记》作者写兄弟的故事,一定是写中年时候的故事为主。所以,《石头记》中的人物,应该都是中年人。“真事隐去”之后,中年人变成少年人。
徐兴公(1570-1642),写作《石头记》的时间大概是1630-1642。哥哥徐熥(1561-1599),弟弟徐熛(1576-1630)。这个时间表远比乾隆曹学更为合理。
《石头记》是技巧高超的成熟作家的晚年作品,作者在写作《石头记》之前写了很多小说作品。但是作者年龄已经到了晚年,精力不济,经济又困难,没有写完就死了。这些都符合徐兴公的特征。
这个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乾隆曹学的时间表,乾隆时期的曹雪芹创作《石头记》是完全不能够成立的。
第二。《石头记》故事里面的人物不是少年人,而是中年人。作者老年开始写作《石头记》。这样的推测最为合理。
结论
《石头记》的女性诗人群体,绝大多数都是男人。《石头记》的主要人物,那些少男少女,实际原型都是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香菱、秦可儿、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邢岫烟、巧姐、花袭人、晴雯、雪雁、紫鹃、茜雪、艾官、芳官、菂官、藕官、宝官、玉官、葵官、豆官、蕊官、茄官、金钏、玉钏、平儿、刘姥姥、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傅秋芳、赖嬷嬷,全部都是男的。贾宝玉和花袭人并没有一腿,秦可儿和贾珍并没有一腿,你们想多了。
参考资料:
李梦圆:《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
王克恩:红楼梦人物的“性别错位”
雷宇辉论《红楼梦》人物年龄错乱问题
魏晋风:《红楼梦》人物年龄质疑